繼首部作品的成功后,國漫電影《雄獅少年2》于三年后重磅回歸,原本寄予厚望的觀眾卻迎來了票房慘敗的結果。盡管影片在上映的九天內僅僅斬獲5300多萬元的收益,貓眼預測其最終票房難以突破億元大關,許多觀眾紛紛表示,豆瓣8.4的評分不僅是虛高,更是對影片質感的一種遺憾。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部影片口碑與票房的雙重滑鐵盧呢?
影片的故事圍繞阿娟展開,他身穿《少林足球》同款赤色背心,滿懷熱血來到上海打拼。劇情的發(fā)展卻讓人感到出乎意料,阿娟在上海工作時不僅遭到工頭的欺騙,還被房東驅趕,而父親的治療費又如同懸在他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。作為第一部的全國舞獅大會冠軍,論舞獅的技巧阿娟本應輕松,難免讓人懷疑劇情的合理性。
在這一續(xù)集中,舞獅的元素大幅減少,主要情節(jié)轉向了格斗武術。草根逆襲的主題再度回歸,但令人失望的是,這一情節(jié)已經(jīng)成為被人反復演繹的陳詞濫調,觀眾很難被打動。而阿娟從舞獅選手轉型成擂臺冠軍,顯得似乎太過隨意,令人質疑其格斗技巧的獲得是否合理,對手的實力是否存在懸殊。
影片中女主角阿珍的缺席轉而換成了小雨,她是一家傳統(tǒng)武術拳館的教練,本應在阿娟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,然而兩人間沒有深入的情感交流。小雨似乎更像是一名“工具人”,過于急促的情節(jié)設定顯得尤為生硬,造成觀眾難以共情。
在競爭對手中,阿娟面對的是各色高手卻從未真正遇到過讓人頭疼的敵人,甚至展現(xiàn)出對抗現(xiàn)代搏擊的狂妄自信。導演的意圖是想借此表現(xiàn)傳統(tǒng)武術的堅定,但這種方式卻讓人覺得有些不切實際。在擂臺上,阿娟所展現(xiàn)的困難與挫折完全被隨后輕松的勝利所沖淡,使得故事的情感深度大打折扣。
視聽效果的提升成為影片技藝上的一大亮點,細致的動畫表現(xiàn)與真實的出拳過程提升了觀眾的觀影體驗,然而劇情編排的單薄與虛假感加重了影片的沉重感。阿娟面對黑幕與輿論戰(zhàn)時,無論是拳館的被抹黑還是裁判的不公都顯得突兀,整部影片流露出一種刻意安排的感覺,缺乏自然的發(fā)展節(jié)奏。
由此在繼承“咸魚翻身,草根逆襲”的核心主題時,影片在情感和敘事上的構建卻顯得極為薄弱。在單一的攻擊和搏擊畫面之下,情感層面的真實與深刻未能得到有效表達,讓觀眾黯然失色。盡管導演孫海鵬表示武術與舞獅是一體的,阿娟憑借舞獅的功底獲得勝利似乎于情于理,但他在擂臺上“隨便練幾個月就能取勝”的設定卻離現(xiàn)實越來越遠。
《雄獅少年2》雖有著技術層面的提升,卻在敘事與情感方面嚴重缺乏突破,與首集相比,影片在藝術追求上顯得疲軟,生硬的細節(jié)與無色的劇情相互交織,導致了觀眾體驗的缺失。希望在未來國漫的發(fā)展中,創(chuàng)作者們能夠更加注重故事深度,真正為觀眾呈現(xiàn)出值得回味的作品。